引言

“支部建在连上”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创举,它不仅深刻改变了人民军队的组织结构和战斗力,更成为革命火种在基层生根发芽的象征。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历史事件,揭示其背后的红色传奇,再现革命火种在基层的壮丽篇章。

一、背景与起源

  1. 历史背景: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然而,当时的红军组织结构存在严重问题,军队内部政治工作薄弱,官兵思想不统一。
  2. 起源:1927年9月,毛泽东在江西三湾村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在这次改编中,毛泽东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重要原则。

二、实施与影响

  1. 实施过程
    • 建立党支部:将党支部建立在连队,实现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政治委员制度:设立政治委员,加强军队的政治工作。
    • 民主制度:实行官兵平等,发扬民主作风。
  2. 影响
    • 加强军队战斗力:通过政治教育和思想工作,提高了官兵的战斗意志和战斗力。
    • 巩固党的领导:确保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红色传奇

  1. 井冈山斗争:在井冈山斗争中,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得到了充分体现。红军官兵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多次战斗的胜利。
  2. 长征:在长征途中,红军官兵坚定信仰,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

四、历史意义

  1. 组织创新:支部建在连上,是党对军队组织结构的一次重大创新。
  2. 思想引领:为革命火种在基层生根发芽提供了思想保障。
  3. 精神传承:成为激励后人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

五、结语

“支部建在连上”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不仅深刻影响了人民军队的发展,更成为革命火种在基层生根发芽的象征。今天,我们回顾这一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