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抗战时期,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在这些英雄中,不乏一些年纪轻轻却勇敢无畏的少年。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将以抗战时期的小英雄——海娃为例,揭秘他们英勇事迹背后的故事。

海娃其人

海娃,原名杨华宁,广西南宁人。1935年在上海读高中时曾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初到陕北,进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39年1月毕业后开始从事新闻工作,曾任《新华日报》《冀察热辽日报》等报社和新华社特派记者。

在抗战烽火之中,华山以战地记者身份亲身经历了华北抗日根据地1942年反扫荡”以及反日寇铁壁合围”等战斗,书写了许多反映抗日英雄人物的报告。他将平日观察到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中众多儿童团员和小通讯员们的英勇事迹,提炼、升华、创造成了《鸡毛信》中的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的由来

鸡毛信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用来传递重要情报的一种特殊信件。由于通信设备的不发达,八路军便利用鸡毛信这一特殊方式来传递重要信息。鸡毛信的写法简单,只需在信纸上写上情报内容,然后将三根鸡毛插在信角上即可。

海娃送鸡毛信的故事

1942年,海娃所在的冀中抗日民主根据地,正面临着日军的大规模扫荡。一天,海娃的父亲,民兵中队长杨华,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为掩护,携信上路。

然而,在途中,海娃不幸遭遇了日军和伪军的搜查。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海娃毫不畏惧,机智地将鸡毛信藏在老绵羊的尾巴下。日军和伪军搜查了海娃的全身,却未发现鸡毛信。

海娃成功地将鸡毛信送到了八路军手中。根据鸡毛信里报告的情况,八路军迅速行动,全歼了敌人。此后,海娃又多次完成送鸡毛信的任务,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海娃的英雄事迹的影响

海娃的英勇事迹,不仅在当时激励了无数抗日英雄,而且在今天依然激励着我们。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国家和民族危难时刻,勇敢和智慧是我们战胜困难的重要武器。

结语

抗战时期的小英雄海娃,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故事,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成为激励我们奋发向前的力量源泉。